會館歷史

羅省中華會館歷史沿革

中華民族,歷史悠長,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四鄰景仰,先賢開疆拓土,華人四方發展,遠在周初太師箕子,武王封於朝鮮而不臣。秦始皇二十八年,派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出海求長生不老之藥,東至日本而不回。漢朝通西域,曾有張騫和班超先後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促成漢朝和西域地區的交往,到達今之羅馬。唐朝文明稱著於世,與阿拉伯(古稱大食)伊朗(古稱波斯)通商頻繁,著名高僧玄奘西行取經,將遊歷見聞口述《大唐西域記》,其中包括了新疆至南印度一百四十多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元朝蒙古人勇於作戰,領土橫跨歐、亞二洲,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中國住了十七年,回國後著《東方見聞錄》,稱讚中國的文明富庶。近年有英國學者孟席斯(Gavin Menzies)所著《1421:中國發現世界》,認為1421年(永樂十九年),中國人首先發現美洲大陸,早於哥倫布七十年;中國人發現澳大利亞亦先於庫克船長三百五十年;中國人到達麥哲倫海峽,比麥哲倫的出生還早一個甲子,足以證明華人先祖足跡遠達寰宇諸國及無人之地,充滿拓荒、探險之進取精神。

根據美國2010年全美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當前在美華人的移民人口中,如果以單一,以及與其他族裔的混合,超過三百三十三萬人。
許多大城市都有華埠(中國城),以及中華會館的設立。現今隨著中國大陸移民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地區也都有華人團體。此外,根據2003年到2006年各國政府的統計數字,全球五大洲的華人人口數將近五千萬人,可謂是有水源的地方就有華人。

來自唐山的唐人

根據有關美國華人移民發展史略的記載,華人移民來美,始於十九世紀初葉,最初華人來美並無任何限制,中國工人應聘來美工作,可自由進出美國國境,這期間大約延續 有二十餘年,直到1853年,美國政府才開始採取各種方法阻遏華人進入美國。
安土重遷的華人開始大量移民海外乃始於十九世紀中葉;大量移民來美也始於十九世紀中葉。閉關鎖國的滿清政府被列強的炮艦轟開大門,從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後的一百年間,華夏大地一直為內憂外患所困。同時,洪秀全在廣西沙田起義,攻陷南京建立太平天國,隨後又有清朝剿滅太平天國,廣東、廣西等地更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許多人被迫往外地謀生。

廣東省鄰近香港,很早就呼吸到海外的氣息,成為最早移民到美國的華人。這其中又以廣東四邑(台山、開平、恩平及新會)為最多數。他們群居於華埠,以家鄉的方言交談,其中以台山話最為普及,並泛稱為「唐話」。

1848年,加州發現黃金的消息就從太平洋傳回了廣東,於是吸引了大批的移民前來淘金;但是,並非所有的華人移民都是懷著淘金夢來到美國的。據史料記載,1870年的前後十年,入境美國的華人約有十二萬之多。

1862年至1869年間,美國聯邦政府通過建築一條連接東西部的跨州橫貫鐵路,由聯合太平洋公司和中央太平洋公司承建。聯合太平洋公司從密西西比河開始,由東向西修建;中央太平洋公司則由西海岸開始,向東修建。許多華人是因為美國的勞力極度缺乏,在鐵路開發上需要大批勞工,所以,刻苦耐勞、忠誠可靠的中國人被大批招募,承擔了修築鐵路的苦工。當時,中央太平洋公司先後雇用了一萬多名的華人。

中央太平洋公司承擔的工程,受到地理的條件影響,修築工程格外艱難。因為,必須穿越險峻的雪山山脈,這是加州與內華達州的分界山脈。最高峰海拔四千四百一十八公尺,鐵路工程沿著陡峭,幾近垂直的峭壁上開山築路;華工利用中國傳統的鑿山法,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以及惡劣的氣候搏鬥,可以想見當年修築鐵路的華工為了美國東西部交通的發展,付出了多大的勞力、心血, 和貢獻。

開拓西部與淘金熱促使華人迅速進入美國西部各區,並加入其他行業的開拓;另外,縱貫鐵路建成,交通便利,加州地處太平洋沿岸,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適宜農作物生長,華人便將中國的農業技術帶到加州,不僅成為墾荒的勞動力,也豐富了加州的蔬果品種。1877年,加州眾議院報告:「我們承認,本州早期歷史,當白人勞工未充分得到之時,在許多特有產業中,華人是非常有用的,他們在建築鐵路、開礦、園藝、一般農業及家庭僕役曾有很大貢獻,他們當中有許多具備卓越專才,且是容易相處和廉價的且受管理者。」

2019年5月,聯邦人口普查局發布最新亞太裔數據顯示,全美亞裔總人口超過2,200萬,其中華裔最多,近522萬。

人口普查局根據2017年「美國社區調查」的最新數據指出,亞裔人口2,218萬3,118人,其中加州繼續以680多萬的亞裔人口居冠,其次為197萬多的紐約州和161萬多的德州。依照族群,華裔以521萬9,184人居首。

洛杉磯華埠的變遷

1781年洛杉磯建市,市內各族裔群體不斷地成長。1850年的人口普查是華裔移民在洛杉磯市的最早期記錄,當時只有二位華人接受普查。另外,第一位華裔婦女抵達洛杉磯的記錄是1859年10月22日。不久之後,華裔商人Chug Chick在士丙令街( Spring Street)開了第一間商店。當時有記錄的華裔人口已增至二十一人,其中男性十三人,女性八人,都以擔任僕役或洗衣為生。數年之後,有更多地華人來美擔任修築鐵路的工人。
早期華人初到洛杉磯,都以黑人巷( Calle de los Negro),就是今日的洛杉磯街( Los Angeles Street)為主要活動地區,當時約有二百華人,該地是全洛城最貧窮的地區,為賭徒、不法者、尋歡作樂的白人及墨裔浪人聚居。華人在當地多為苦力,洗衣工人,也有經營小商店,從事農業耕種及擺攤販售農產品。當時的中國還是「滿清」,所以海外華人普遍仍留著辮子。後來,華人活動的中心擴展到Marches Sault街、Alameda街、Apablasa街一帶,遂成為所謂的「原始華埠」。

1870年時,太平洋鐵路已修建完工,金礦的開發殆盡,荒地也多被開墾,以至於許多的工人失業。一向吃苦耐勞的華人為了生存,不計較報酬多寡,工作條件等,深獲雇主喜歡,結果影響了白人的就業機會,於是排華情緒日益高漲,最終引發大規模的屠殺,以及全美性的排華立法。

1871年4月,原始華埠發生血腥大屠殺。這場被全國報章均指責洛杉磯為「血腥的伊甸園」的暴動,導因於二個堂口械鬥。根據文獻記載,10月24日晚上,兩個堂口的成員因爭執而發生火拼,導致一名白人被殺及多人受傷。事件發生後數小時,五百名暴徒圍攻當地華人,殘暴地殺死十九名男性成人及孩童。由於法律上的缺陷,七名被檢控的男性均無罪釋放,華人無法得到法律保障。族裔間的仇恨情結高漲,許多州都有關於排華的法令;到了1882年,聯邦政府通過全國性的《排華法案》( Chinese Exclusion Act),禁止華裔移民進入美國,也不准在美華人歸化成為公民。沒有法律保障,被不平等對待的華人只能窩居在窄小的華埠,自求多福。

1887年,原始華埠於大火後成為灰燼,華人便遷至El Pueblo Plaza附近,即現址為聯合火車站的地段重建華埠,稱之為「舊華埠」。這裡可算是華人在洛杉磯聚居創業的發祥地,當時該地區已有居民三千多人,社區有十二條街,以及商店、工廠、倉庫和廟宇。當時大部份居民住在店舖後面或簡陋的木屋中,由於華人不被允許購買土地,所以大多數華人都是交租給當時的最大地主Juan Apablasa家族。後來由於修建火車站,社區被迫遷移,向北發展並逐步形成今日華埠:洛杉磯「中國城」。

1915年,洛市府計劃在舊華埠所在興建聯合火車站。最後,三千多名華人被迫遷徙。1933年,當時的華人在舊華埠被遷拆時,就已經計畫重建一個新的華埠。1937年4月22日,鑑於當時法令禁止非公民擁有土地,但經由水電局首位華裔工程師司徒元發與鐵路局地產經紀Herbert Latham的協助,組成洛杉磯中國城計劃協會,並藉助本土出生子女的公民資格,以每平方呎七角五分的價格購得鐵路公司擁有的土地。同時聘請兩位白人建築師Earle Webster及Adrian Wilso整體規畫,由二十八位華人合資興建,1938年 完成,其中有十八間商店及一間豆腐廠。

開幕當天,新華埠妝點著中國式的燈籠和彩帶,美國與中華民國的旗幟隨風飄揚。應邀來到的遊客在身著傳統服式的仕女引領下,走過舖著紅地氈的街道,參觀了美齡路(蔣宋美齡)及三民路(三民主義)。在當時相當活躍的藝術家,包括黃齊耀、梁恩霖及演員陸麒麟( Kate Luke)等,捐出名畫及雕塑以供展覽。開幕的活動包括巡禮(遊行)、舞獅、燃放爆竹、奏樂等,晚宴和舞會在重新建造的萬珍樓舉行,座上賓包括州長Frank Merriam、好萊塢女影星黃柳霜等政 要和名流。

中華會館前身為「衛良公所」

羅省中華會館前身為「衛良公所」,成立於1889年,設在425 N Los Angeles Street 的嘉尼爾大樓( Garnier Building)二樓。由於當時受到《排華法案》的限制,華人不能買地置產,法裔美人菲利浦‧嘉尼爾( Philippe Garnier)便於1890年在洛杉磯街興建一棟紅磚大樓專供華人租用,除了「衛良公所」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公所、會館等,如龍岡親義公所、同源會、黃江夏公所,以及商會、戲院、社區活動室、學校、中藥店、雜 貨店等。

「衛良公所」屬於全僑性組織,創設宗旨為「排解紛爭,以安善良」,顧名思義是為團結協力,改善種族歧視。成員分為個人會員,會員年費二元;商戶會員,按營業額分為三種等級徵收。出席公所會議的代表稱之為「商董」。

早期中華會館的功能

1910年,來到洛杉磯的華人日益增多,同鄉、宗親會等團體相繼設立,「衛良公所」為適應需要而擴大組織,正式改名為「羅省中華會館」。

華人生活在《排華法案》的陰霾之下,受到其他族裔的排擠和歧視,又得不到法律的保障,惟有團結互助,才能得以生存。羅省中華會館結合屬下以血緣、地緣、姓氏構成的團體,成為華人的保護傘,也成為全僑公信的裁決機構,在華埠擔負起相當於地下政府的功能,處理華人的各種糾紛,包括堂鬥、移民、錢財、訴訟、商業交易、屍骨返鄉歸葬、遺產處理等,也主持向祖國捐款,包括對戰爭、旱澇等天災人禍的難民救濟等,舉凡華人事務都會先向中華會館求助。

二十世紀初的華埠仍然受到《排華法案》影響,羅省中華會館的地位也早已被主流社會認同。隨著華人積極爭取公平對待、公民人權等,以及美國和加州福利政策的完善,本會館遂開始獲聯邦及加州政府委托,處理所有關於華人社區的福利事宜,並照顧和幫助初來乍到的華人。於是,相關的福利機構在華埠開始設立,其中包括華埠服務中心、國泰老人大廈等,服務的範圍包括找工作及住宿,甚至婚、喪、醫療等。

羅省中華會館的遷移

二十世紀四○年代末期,加州政府為建築聖塔安那高速公路(加州五號高速公路),收購當時羅省中華會館所在地和附近舊華埠的土地,以至於之前僥倖未因聯合車站拆遷的舊華埠建築和商家再度被迫遷移。

1938年,捐贈羅省中華會館現址土地的「大中華實業公司」已經成立,並以低價承購鐵路公司售出的一塊土地物業,在華埠現址興建今日位於百老匯街和曉街,以及位於士丙令街和緬街的新華埠。

1945年6月28日,中華會館董事會會議通過在大中華實業公司捐贈925 N. Broadway的會館現址籌建羅省中華會館大樓,會中組成新樓籌建委員會,並推舉當屆主席黃迺慶為委員長,隨即展開籌建的工作。

1950年11月,中華會館大樓在當屆主席黃天相的主持下,正式開工興建。建築師蔡文伸負責,全部工程於1951年的年底完成;並於1952年5月18日舉行中華會館及中華孔教學校新樓落成開幕典禮。當天,中華會館門前高掛中美國旗,中美長官,殷商名流,僑團領袖等連袂出席,一時冠蓋雲集。現場鑼鼓喧天,醒獅獻瑞,爆竹聲盈耳,龍岡公所名義軒、合勝堂勝強別墅、寧陽會館等醒獅團表演醒獅獻瑞,還有美華婦女鼓樂隊的演出,盛況空前。

羅省中華會館組織現況

羅省中華會館的宗旨為發揚中華文化,崇尚民主自由,聯絡僑胞感情,辦理慈善公益,共謀僑眾福利。1972年之前,會館組織採董事會的組織架構,並無理監事會。1972年,為了強化組織,通過重新修訂章程,排除個人會員的規定,從此以團體會員為單位,並根據團體的會員多寡,分派一至四人出席會館的理監事會。原有董事會改制為理監事會,理事會為決策機構,主持日常會務;監事會為監核機構。

首任理事會的主席為張廷幹先生,當時採取自由登記加入為團體會員。1973至1974年間,曾有「華北同鄉會」(廣東以北之地區)申請加入,初時未獲通過,後又投票獲准。但因為地域的方言風俗習慣不同,最終還是沒有加入。1979年,現在的伍胥山公所、開平同鄉會、馬氏宗親會經過所有會員團體公開投票獲准,加入成為會館的團體會員。

目前會館有團體會員二十七個,包括:大中華實業公司、黃氏宗親會、龍岡親義公所、台山寧陽會館、台山寧僑公會、秉公堂、李氏敦宗公所、南加省開平同鄉會、至孝篤親公所、合勝總支堂、俊英工商會、至德三德公所、同源會、朱沛國堂、婦女新運會、伍胥山公所、南加省馬氏宗親會、林西河堂、中國國民黨駐羅省分部、英端工商會、昭倫公所、岡州會館、岡州保安堂、遡源堂、南加省余風采堂、鳳倫公所、洛杉磯呂氏宗親會等。

物換星移,大中華實業公司由早年創立的後輩主理,自上世紀末即不派理監事出席,也不參與會館活動,但追本溯源,永為會館的一員。

另外,有兩個組織並不隸屬於中華會館,但與會館淵源頗深。 一是五○年代,由於美蘇冷戰,美國政府清除國內的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員,而中國共產黨也是施行馬克斯主義,所以,華埠為免華人被誤疑為共產黨員,因時制宜,遂成立「反共救國會」,藉以證明華人也都是反對共產主義。該會並不隸屬羅省中華會館,會館僅每年代該會選舉職員。九○年代,蘇聯解體,中國也施行改革開放,「反共救國會」的時代任務隨之告終。

一是為爭取公民權益而成立的全美華人福利總會羅省縣區支會。早年該會經常和會館一起舉辦有關移民、法律和公民權利相關的活動,並與會館屬下的各個團體緊密互動。

羅省中華會館的組織係由會員團體派出代表,分別出席理事會或監事會,組成會館的理監事會。每年12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和星期二,新的理監事會即投票選出下一個年度的理事會正副主席,以及監事會正副監事長。之後,正副主席和正副監事長分別選派內閣人員,包括中英文書記、財政、核數等,主理會館的行政和監核工作;此外,理監事會也會投票選出中華會館轄下三大機構的代表,分別組成中華孔教學校校董會、中華福地管理委員會、中華會館福僑委員會。

隨著《排華法案》於二戰期間因中美在太平洋戰場的合作而告終,但歷經聯邦政府立法,長達六十年生活於全國性合法排擠之下的華人,深刻體會一個少數族裔在沒有法律保護之下的艱難和屈辱;了解參政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以及所謂「朝中無人」的切膚之痛。當全美華人迎來平等、公正和正義的新生活時,本會館與時俱進,在五○年代即開始為華人爭取在美的權益和福祉,並積極的和美國政府官員、政要保持緊密互動。此外,也積極支持華人參政,更上層樓。

在過去的一百二十五年間,羅省中華會館代表華裔爭取權益,與政府機構和各團體密切聯絡,曾經贊助或輔導多個公益性組織機構成立,其中包括有羅省國泰老人大廈( Cathay Manor)、華埠服務中心( Chinatown Service Center)、羅省中華總商會(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of Los Angeles)、羅省華埠社區重建局、華埠安全協會( Chinatown Public Safety Association)、老人營養餐會等。
二戰之後,全美社會福利與服務工作未臻成熟,中華會館曾接受政府委任,代為簽發有關社會福利的政府支票,對華人與華人社區貢獻良多。特別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華人遭受到美國史無前例的《排華法案》歧視和排擠,及至1956年之前,《美國新移民法案》尚未通過的年月裡,羅省中華會館從各個方面,大至秉公斷案,小至代寫家書,給予了許許多多身在異鄉,無依無靠的華人,精神與實質上的幫助。

洛杉磯前市長湯姆‧布萊德雷在任期間一直與中華會館,以及華埠關係友好,乃是華人之友。首位墨裔市長維爾萊戈沙參選洛杉磯市長時,會館也發動華埠社區給予支持,幫忙籌款。同時,第一位擔任州府官員的華人,加州州務卿余江月桂曾多次訪問華埠,是中華會館之友。會館對於華人參政的支持也並不局限於南加州或加州。九○年代,遠在華盛頓州的前美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駱家輝參選州長時,曾到訪華埠尋求支持,會館發動所屬僑團熱烈歡迎和支持。多年來,本會館經常接待華裔民選官員,並號召南加州全僑響應全球各地支持華人權益的重大活動。